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征程,其中感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江装配式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每月讲故事”系列活动,以此庆贺。

党史人物——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身患肝癌,却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发现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焦裕禄同志在除“三害”的斗争中,总是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最后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方法。焦裕禄去世后,兰考人民在根治“三害”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92年,兰考县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而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的泡桐树,因适合制作民族乐器音板,还逐步带动了当地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如今,兰考成了中国四大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之一。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上说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回溯焦裕禄在兰考的日日夜夜,是什么驱动他在大雨滂沱时趟洪水、察流势,在风沙最大时查风口、探流沙,在盐碱最重时尝碱土、辨种类?他又是如何在肝癌晚期,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坚持工作?那就是,坚如磐石的信念。习近平倡导坚持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焦裕禄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精神感召、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今天,认真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呼唤,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